网站首页 >> 李氏研究 >> 文章内容

浅谈追寻章峰李氏源流的一点感想

  来源: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李氏委员会福鼎理事会  [字体: ]

浅谈追寻章峰李氏源流的一点感想

章峰李氏第二十九世裔孙  李成雄


览阅宗谱,纵观李氏家族发展史,真是祖绩昭昭,子孙兴旺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唐室李氏一枝独秀、叱咤风云,独领风骚数百年,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。虽时过境迁,但作为今天的李氏子孙,当我回望祖先古老的足迹,惊叹那桩桩辉煌的业绩,仍不由肃然起敬,引发缕缕怀古和寻根问祖之情。

记得家父在世时同我一样,对家族的根祖、千年的源流在何处,含糊不清甚为困惑,先祖事略,只凭前辈口头传承,难免越传越茫,至于列祖列宗的次第,更是只言片语,无从头序。在此要感谢章峰修谱理事会族亲,为澄清源流,他们不辞劳苦,往闽西、闽南、闽东,访寿宁上下龙井、福安阳头和穆阳、霞浦赤岸、上杭古田镇稔田乡官田村李氏大宗祠(火德公祠)、永定县金峰山下的湖坑村及古田杉洋镇风林祠、前岐国阳李等理事会、董事会以及各地宗台,参阅了各地源流根祖,反复研究推敲各地李氏谱序、宗谱,取得很多珍贵资料,找到共识点,为我族破解了千年源流在何处之迷。参照《新唐书卷七十上》,在省、厦门市李氏源流研究会会员的指导下,我章峰李氏支脉终于修正清源,续接千年根祖,共沐祖德,源远流长。

福鼎章峰李氏流传至今,历经坎坷,可谓不易。

章峰李氏是清源正本的唐宗后裔---唐太祖景皇帝,讳虎字文彬,是陇西成纪人,官至相国将军,封唐国公,其夫人欧氏,共生有八子,分别名为廷伯、真、昞(唐高祖李渊之父、唐太宗李世民之祖父)、璋、绘、褘、蔚、亮。亮公在唐室分房中列位第八,封郑孝王。诲公是亮公的第八世孙,于大唐开成二年状元及第,拜为福建观察使。后为避唐僖宗广明元年(880年)的黄巢起义,诲公迁往浙江处洲龙泉桥下村,并改名为邦。次年又因浙江等地寇乱,便与兄弟等返闽,经古田杉洋,喜其山川秀丽,且距城邑远,利于晦迹潜踪,于是定居下来。因此,诲公及其兄弟都是我章峰李氏入闽始祖也。

传至诲公七世裔孙火德公时,于990年自杉洋徒居福宁州金峰(现址何处待查)。至诲公第10世裔孙燿公时,由于此时沿海海盗猖獗,为求安宁,燿公于宋神宗元丰二年(1079年)从金峰徒居至一偏僻山庄——福鼎章峰,定居在虎头山下水井头(今总厅后水井头),成为福鼎章峰李氏的肇基之祖。

当时章峰地僻荒凉,人烟稀少,山高且多樟树,故取名“樟峰”。燿公以愚公移山般的志气,垦荒造田,开发章峰,使辖地向东延伸至浮柳,向北扩张至泰顺雅阳赤阳岔,人口快速繁衍。直到传至燿公的11世裔孙渚公时,恰逢天下大乱,盗贼横行,章峰祖居全族(约200多人)也受覆灭之灾,只有渚公之妻,当时已身怀六甲的郑氏幸存了下来,后产一子,取名篪。篪公化亲人劫难的悲痛,复兴章峰李氏的千秋事业。篪公共生四子,取名善博、善施、善恩、善齐,即荣、华、富、贵四房,迄今章峰李氏都是篪公的后代。章峰李氏从入闽始祖诲公徒居杉洋算起,至今有1130年,目前至方字辈已有43世,从燿公徒居章峰算起,至今也有932年,至方字辈共34世,繁衍人口5000多。

今天本人特从宗谱提录记述福鼎章峰李氏千年源流,一是为了让宗族后代便于追本寻根,了解列祖列宗以告万代子孙;二是面怀祖德,忽忘先祖创业的坎坷和对先辈亲人的怀念和敬致;三是激励后世继承先祖光辉,不负先祖厚望、开拓进取光宗耀祖,用智慧和奋斗,创造出辉煌的业绩,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。

先祖德泽,留贻子孙后代,将永远激励李姓子孙不断进取和开创。